试论寒山子身世 |
||||
|
||||
在第一届寒山寺和合文化研讨会上,笔者在《寒山子:一个自由而高贵的灵魂》一文中写到寒山子是一个真正的隐士,他把自已的出生时间和真实姓名都隐得让人无从查考,无法说清。然而,越是无法搞明白的东西,越是吸引人去钻研与探索。寒山子身世问题,曾有许多专家学者提出各自的观点。在此,笔者亦不揣鄙陋,根据新近查阅到三门县岙口村宗谱资料,对唐代宁海县令以渊与寒山子的身世进行了比较,提出以渊极有可能就是寒山子。理由有三:一是以渊的经历与寒山子的身世有相合之处,二是以渊的身世与寒山诗中的一些描述相吻合,三是以渊的身世与寒山生卒时间可以相互印证。 一、宗谱中记载唐代隐居天台寒岩寺的两位吴氏先人 今年夏天,笔者偶尔从一名摄影爱好者口中得知浙江省三门县一个吴姓人聚居村落的宗谱中,记载着该村有唐代先人隐居天台寒岩寺的情况。他的话使笔者想到了唐代隐逸诗人寒山子,猜测此人是否与寒山子有某种联系。在笔者亲戚的帮助下,联系到有关领导及吴岙村村长后,笔者利用双休日时间到该村实地走访并查阅宗谱。吴岙村宗谱中,记载着该村祖辈中曾有两位先人前往天台寒岩寺隐居。 一个是被该村宗谱列为始祖的冀斯公,后面注着“礼部尚书,公居闽省,大井头长沙王之裔……公于唐时拜礼部尚书,署剔历中外,晚岁爱名山胜境,隐处于天台山寒岩下。”另一个是该村宗谱记载中的第二祖亦即冀斯公之长子以渊公,后面注着“赐进士第,职受宁海县令,性爱闲静,故方其父之隐,居寒山下,不事王侯,遂择宁之南门而家焉,乐琴书以娱老,每逍遥于林薮,……” 根据吴氏宗谱记载,在该村吴姓家族发祥始祖冀斯公以前,还有一位先祖良公,其画像旁注着这样一段文字:“职授光禄大夫,盛唐经济鸿敷,匡主不逮(宗谱中此字为上雨下应,但查无此字,疑为“逮”),夙学存心,一点冰壶,惨遭禄山叛逆,飘然隐迹江湖,卜居吴鸩后里,渊源万派流波,追远不忘,所自爰绘,道貌魁梧。”冀斯公之下,是以渊公、以恩公、以兆公兄弟三人,为冀斯公的三个儿子。迁住到三门吴岙村最早的是以恩。以兆稍晚于以恩与其姻亲一道迁移到该村定居。以渊是宁海县令,其家人及后人开始时住在宁海县城之南门,等到他的第三代子孙,才迁移到三门岙口村定居。作于清道光年间的《奥口吴氏宗谱序》是这样记载的:“其先世唐礼部尚书冀斯公由闽隐台,长男以渊公任宁邑县令,后家于南门。次以恩公迁住我梓。三以兆公卜筑于奥口……而渊公三世孙季相公亦挈家而居是焉。” 从三门吴氏宗谱这一记载中,可以看出有冀斯公和以渊公两位吴氏先人曾前往天台寒岩寺隐居。这里应当说明的是,笔者所查阅到的吴氏宗谱,系民国二十八年所记,正是抗日战争烽火连天的岁月,有重视宗谱记载传统的吴姓村人,仍然在按照几十年一做的惯例在认真地做宗谱。据宗谱记载,从以恩、以兆迁入该村以来到明天启年间这一段,是否修过谱,如修过谱毁于何时均不得而知。这一家族的宗谱,自明天启年间以来,朝代更替、辈份交接不乱,世系脉络条理分明。惟有清康熙初年,为平沿海“乱”采取移空沿海村舍的办法,“旧谱被兵燹所毁”至部分失真。这一点志史吻合,由此可见这一宗谱从总体上说可信度还是比较高的。 二、以渊的经历与寒山子的身世有相合之处 寒山子是隐居于天台西部寒石山亦当时寒岩寺所在地的一位诗人,其人究竟系何人,其生卒时间,至今说法颇多,莫衷一是。根据三门吴氏宗谱分析,笔者认为宗谱中所记的以渊极有可能就是寒山子。诚然,寒山子必定隐居于寒岩,而隐居于寒岩寺的人,并不一定就是寒山子。但如果把以渊的经历与寒山子的身世作一对比,就会发现两者之间有十分明显的相合之处。笔者在《寒山子:一个自由而高贵的灵魂》一文中,曾对寒山子的身世作了这样的概括:“他出生在陕西咸阳,青少年时期还曾有一段时间生活在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长安。他做过小官,但很不适应复杂虚伪的官场。官场的种种黑暗和无奈,最终使得寒山放弃了经世济民、建功立业的幻想,弃仕归隐。”在他弃仕归隐之后,又经历了由道而佛的过程。在他长达一百多年的生命历程中,由儒而道,由道而佛,其思想浸染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 具体地说,寒山子的身世与以渊的身世有四点是相合的。一是少年时代的生活地点都在当时的都城长安。以渊因为其父亲冀斯公曾经是礼部尚书,其父亲在京为官之时,他的快乐童年及少年时代应当是在陕西咸阳及长安等地度过的。宗谱中虽然提到冀斯公是由福建迁入三门,但很有可能是在他不当礼部尚书之后的时间,曾一度居于福建。冀斯公及以渊的出生地,应当是在陕西咸阳。二是都有落第经历。宗谱中记载以渊的进士因其父亲之故而赐进士第,由此分析他参加考试时可能是落第的。与之相似,何善蒙在《隐逸诗人寒山传》中写到寒山子曾几次参加考试最后都落第。三是寒山子一生中所当过的小官,可能就是以渊所当的宁海县令。 三、以渊的身世与寒山诗中的一些描述相吻合 从寒山子的诗句中,可以看出以渊的经历与礼部尚书之子、当过县令最后又隐居天台寒岩寺的寒山子非常吻合。且看:“弟兄同五郡,父子本三州”,这是在说他非同寻常的家世,他的家族,一定曾经十分显赫。“乡国何迢递,同鱼寄水流。”这分明是在怀念他遥远的出生地陕西咸阳。冀斯公从礼部尚书到归隐天台寒岩寺,这中间一定经历过一些后人不曾知晓的曲折。“寻思少年日,游猎向平陵。国使职非愿,神仙未足称”、“一为书剑客,三遇圣最有说服力的是下面这首诗:“一向寒山坐,淹留三十年。昨来访亲友,大半入黄泉。渐灭如残烛,向流似逝川。今朝对孤影,不觉泪双悬。”有些诗,可以是写别人的,是对别人生活情景的模拟,如同用第一人称写并非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而这一首如此真实可感情真意切的诗,未曾亲身经历何以写得出来?寒山子在寒岩隐居三十年之后回去探亲访友,一个六十余岁的人回到千里迢迢的陕西的可能性,实在不大。要知道以唐代的交通条件,从浙江天台到陕西咸阳走一个来回,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更何况寒山子还是一个几乎与世间断绝了一切来往的隐士。而如果以渊就是寒山子,那么他回到宁海南门去看望他的家人与朋友,或者到三门岙口村(现三门在过去亦属宁海)去探望他的兄弟,是现实而又可能的。此外,以下诗句也能说明一些问题。“昨夜梦还乡,见女机中织。驻梭若有思,擎梭似无力。呼之回面视,况复不相识。谁知别经年,鬓毛非旧色。”这是写他在思念自己的妻子,也可能包含着阔别多年后回到宁海见到妻子时的真实情景。“去年春鸟鸣,此时思弟兄。﹍﹍哀哉百年内,肠断忆咸京。”这是在他老年时思念曾与兄弟度过快乐童年的咸阳。值得一说的是,寒山子在另外一些诗中也写到一些具体的内容,粗看是在写他自己,细读却发现有的实际上是以第一人称口吻写人家的事,或叙述或劝诫,未必是说他本人之事。至于像“我有六兄弟”、“火烧六个贼”之类说法,则应当是在说佛教上的眼、耳、鼻、舌、身、意及相应的色、声、香、味、触、法,而非实指他有六个兄弟。从寒山子完全属于自我抒发心绪的诗句中,可以看出他的经历与以渊的身世的确有许多吻合之处。 四、以渊的身世与寒山生卒时间可以相互印证 寒山子乃是长寿之人,有他的诗为证。“昔日经行处,今复七十年。故人无来往,埋在古冢间。余今头已白,犹守片云山。为报后来子,何不读古言。”他在天台寒石山隐居七十年,这是明证。“老病残年百有余,面黄头白好山居。布裘拥质随缘过,岂羡人间巧模样。”他活了一百多岁,从这首诗中可以得到体现。因为长寿,更因为隐得彻底,寒山子的生卒时间,争议一直很大。有贞观说、大历说、元和说、景云说、会昌说等多种观点。贞观说是可以排除的,笔者认为理由有二。一是寒山子的诗“浪造凌霄阁,虚登百尺楼。养生仍夭命,诱读讵封侯。不用从黄口,何须厌白头。未能端如箭,且莫曲如钩。” 诗里写到的凌霄阁,可能就是唐太宗于贞观十七年建造的凌烟阁。寒山子写作此诗时,或者说寒山子少年时代在长安生活的印象中,凌烟阁已经成为历史。因此寒山子不大可能生活在贞观年间。二是前文提到的三门吴氏始祖冀斯公之前的一位先祖良公,其诗赞中有“惨遭禄山叛逆,飘然隐迹江湖”之句,说明他是生活在安史之乱期间。那么良公的后人冀斯公及其儿子以渊公,活动时间必定晚于安史之乱。另一方面,项楚在《寒山诗注》前言中指出:“孙昌武《寒山传说与寒山诗》寒山活动应在大历到元和年间,可大致确定在七五0年到八二0年之间。孙昌武关于寒山子生活时间的时间推断,与以渊的生活时间,极其吻合,可以相互印证。 综上所述,从寒山子与以渊的身世比较来看,寒山子即是三门吴氏宗谱记载中的宁海县令以渊的可能性非常之大。当然,由于年代久远、资料匮乏等各方面原因,仅凭宗谱资料的记载还不能完全确定隐居天台寒岩寺的以渊就是历史上的隐逸诗人寒山子。笔者曾查阅《旧唐书》、《新唐书》、《嘉定赤城志》等书籍,但未能进一步查到相关资料。虽然还一些问题尚待考证与研究,但不管怎么说,到目前为止,在宗谱中发现如此与寒山子其人身世相吻合的资料,尚属罕见。如果在史志与宗谱之间能够再找到一些相互印证的材料,并在宗谱的横向印证上有所发现,那么,寒山子身世研究将会有很大的进展。笔者期待更多的专家学者关注与参与此事。
|
||||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
||||
|